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地区网站:
考试类别: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行测辅导 > 资料 > 2015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综合资料(5)

2015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综合资料(5)

2015-04-28 15:41:55 字号: | | 推荐课程

1.1.答案:

解析:

2004年,福州市人均GDP为2414美元,比上年增长9.5%,则2003年人均GDP为2414÷(1+9.5%),因选项比较接近,故需精算,2414÷1.095≈2205美元,故正确答案为A。

1.2.答案:

解析:

2004年福州市人均GDP为:2414×8.27≈2400×8.3≈2万元,全市GDP为1225亿元,所以福州市人口总数为1225÷2≈613万人,故正确答案为C。

1.3.答案:

解析:

2004年福州市区人均GDP是4171美元,按照上述汇率,市区人均GDP为4171×8.27≈4100×8.3≈34000元,故正确答案为D。

1.4.答案:

解析:

2004年福州市农村人均纯收入4209元,比上年增幅5.1%,则2004年农村人均纯收入比2003年增加4209÷(1+5.1%)×5.1%≈4200÷1.05×0.05=200元,故正确答案为A。

1.5.答案:

解析:

A选项,2004年福州市财政总收入为102.66亿元,比上年增幅7.3%,则2003年福州市财政总收入为102.66÷(1+7.3%)≈102÷1.07≈95亿元,A项正确;

B选项,2004年福州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为50.79亿美元,比上年增幅15%,则2003年福州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为50.79÷(1+15%)≈50÷1.15≈43亿美元,B项正确;

C选项,2004年福州市人均GDP为2414美元,市区人均GDP为4171美元,市区人均GDP比全市人均高(4171-2414)÷2414≈(4170-2410)÷2410=1760÷2410≈73%,C项正确;

D选项,题干只给出了2004年福州市区人均GDP,没有给出2003年相关数据,所以无法判断其增长速度,D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D。

2.1.答案:

解析:

2009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员分别为29708万人、21684万人、26603万人。因此2009年我国就业人员总量为29708+21684+26603,尾数为5,排除C、D选项,29708+21684+26603>29000+21000+26000=76000,因此正确答案为B。

2.2.答案:

解析:

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总量的比重从2005年的36.0%上升到2009年的39.9%,上升了3.9个百分点,则农村就业人员所占比重下降了3.9个百分点,故正确答案为A。

2.3.答案:

解析:

通过观察柱状图可以发现,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故正确答案为D。

2.4.答案:

解析:

A选项,2009年末,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等其他经济组织就业人员5088万人,城镇私营个体经济组织就业人员为9789万人,公司类经济组织就业人员低于城镇私营个体经济组织就业人员,A项错误;

B选项,“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总量的比重从2005年的36.0%上升到2009年的39.9%,低于50%,故城市就业人员低于农村就业人员,B项错误;

C选项,2009年城镇私营个体经济组织就业人员为9789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3553万人,C项错误;

D选项,“十一五”时期的前四年,城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共吸纳就业4947万人,年均增加超过1200万人,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就业人员大幅增加,D项正确。故正确答案为D。

2.5.答案:

解析:

从2005年到2009年,就业人数总体呈增加趋势,且三大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差距缩小,说明就业结构有所改善,故正确答案为B。

3.1.答案:

解析:

2000、2009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253.42、5153元,故可得(5153-2253.42)÷9≈2900÷9=322.22元,B最接近,故正确答案为B。

3.2.答案:

解析:

3.3.答案:

解析:

3.4.答案:

解析:

3.5.答案:

解析:

A:表格给出的数据年份是1990、1995、2000、2005、2007、2008、2009,时间间隔有5、2、1年,时间间隔不是统一的1年,因此不能判断1990-2009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及各构成部分是否均呈递增趋势,有可能是2000年到2002年下降,2002年到2005年上升,总体表现是增长,这种情况就不能定义为递增,故A选项错误;

B:这与A选项犯了同样的错误,有可能有些年份增长率下降,在一个长的时期增长率增大,没有给出每一年的数据,因此不能判断年增长率的变换趋势,也不能以年均增长路替代,故B选项错误。

C:根据饼图,2009年家庭经营性收入占比为49%,低于半数,其余1990、1995、2000、2005、2007、2008、2009年份占比均高于50%,但是表格中没有给出1991-1994、1996-1999、2006年份的收入数据,故无法判断2009年家庭经营性收入占比是否为首次低于半数,故C选项错误。

D:1995-2009年工资收入年均增长率约为 (2061÷353-1)÷15≈(5.5-1)=4.5/15,家庭经营性收入年均增长率约为(2527÷1125-1)÷15≈(2.2-1)=1.1/15,财产性收入年均增长率约为(167÷40-1)÷15≈(4.1-1)=3.1/15,转移性收入年均增长率约为(398÷57-1)÷15≈(7-1)=6/15,故转移性收入年均增速最快,D选项正确。综合上述,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4.1.答案:

解析:

2012年北京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069.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0.?万人。

故2011年北京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2069.3—50.7=2018.6(万人)。故本题选A。

4.2.答案:

解析:

从表中数据可知,2012年北京市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数为1068.1万人,所占比重为51.6%,约为52%。故本题选C。

4.3.答案:

解析:

从表中数据可知,2012年北京市常住人口中60岁以上(包括60岁)65岁以下(不包括65岁)为286.8—190.4=96.4(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190.4万人,故2012年北京市常住人口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60岁以上(包括60岁)65岁以下(不包括65岁)人口多190.4—96.4=94(万人)。故本题选B。

4.4.答案:

解析:

由前题可知2011年北京市常住人口2018.6万人,又2011年北京市全市常住人口密度为1261—31=1230(人/平方公里),故2011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占地面积为

2018.6÷1230≈16411(平方公里)。故本题选B。

4.5.答案:

解析:

A项,资料中为“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1783.7万人”,而题干中为“常住外来人口”,范围限定错误,故A项错误;

B项,从表中数据可知,2012年北京市全市常住农村人口为285.6万人,不是2011年的,2011年的数据从资料中无法得出,故B项错误;

5.1.答案:

解析:

2014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为2014年6月份的6倍,2014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1%,2014年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4%,同比增长率基本相同,因此2013年两者之间比值应该与2014年相近,故本题选A。

5.2.答案:

解析: 2014年1—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124199亿元,A项排除。根据资料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2.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3.2%”可知,城镇与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略高于12.0%,因此,可得2013年城镇与乡村消费品零售额约124199÷(1+12.0%)≈124200×8/9≈99200/9,B项最为接近,故本题选B。

5.3.答案:

解析:

根据资料,2014年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1166亿元,商品零售额为18906亿元,餐饮收入2261亿元,可以排除B、D项。商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与餐饮收入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的差值为运用直除法,首位商7。故本题选A。

5.4.答案: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2014年1—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最快的是5月份。故本题选B。

5.5.答案:

解析:

本题属于综合分析题。作答此类问题时可以先从简单选项着手。A项计算过于复杂,先跳过。

2014年6月,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为10435亿元,而商品零售总额为18906亿元,B项正确。

2014年上半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速为12.0%,乡村为13.2%,乡村高于城镇,C项错误。

从图中直接观察可知,2013年第四季度各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3.3%、13.7%和13.6%;2014年第二季度各月社会消费品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1.9%,12.5%和12.4%。D项正确。


推荐课程
地方公务员考试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官方微信
在线课程
国考专题
我要提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