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地区网站:
考试类别: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行测辅导 > 言语 >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219)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219)

2016-09-02 09:51:04 字号: | | 推荐课程 公务员考试网官方指定备考课程——必胜课

       在地球之外,究竟有没有外星人?两位美国学者撰文说,他们花了五年时间,在北半球天空捕捉到了37个可能是来自地球外文明的讯号。

       这两位学者是利用直径为26米的射电望远镜,来寻找由浩瀚宇宙深处发出的未知讯号的。他们以波长21厘米和10.5厘米的电波对北半球天空的全部区域分别进行了三次和两次调查。许多从事探索地球外文明的科学家认为,波长为21厘米的电波在宇宙空间中极为普通,如果地球外文明要向其他星体发出讯号,就很有可能会使用这个波长。

  在探测时,他们试图寻找从极狭窄区域中释放出的强大电波。每次探测的时间约需200-400天,所以获得的观察资料十分庞大。经过筛选,才获得了这37个讯号,其中有5个讯号特别强烈。这些讯号大多数是沿着银河系分布的,在银河系内有着大量的恒星,是智慧生命可能存在的地方。然而,至今还未发现具有已接收讯号特征的电波源,且在这些电波的方向上,也没有特异的星体存在。这37个讯号果真是由外星人发出的吗?

  科学家认为,如果在这37个讯号当中包括地球外文明的讯息,那么这就可能是由地球外文明发出的最强或最近的讯号。

1.1.

文中的“三次和两次”是指(  )。

A.向宇宙中的37个讯号分阶段进行调查的次数

B.对北半球天空的全部区域进行分片调查的次数

C.使用两种不同波长的电波分别进行调查的次数

D.按照时间(天数)的长短分别进行调查的次数

1.2.

“未发现具有已接讯号特征的电波源”这句话的意思是(  )。

A.不知道已经接收到的讯号有没有电波源

B.已经接收到讯号但不能确定其电波源

C.不能确定电波发生的源头已经接收到了讯号

D.已接收到讯号但没有发现电波源的特征

1.3.

两位学者说,37个讯号“可能来自地球外文明”,他们的依据是(  )。

①讯号的波长是宇宙空间极为普通的

②大多数电波讯号沿着银河系分布

③每次探寻的时间约为200—400天

④在庞大的观察资料中这些讯号十分强大

⑤捕捉到的讯号是离地球最近的

A.①③

B.③⑤

C.②④⑤

D.①②④

1.4.

下列语句不适合作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

A.探索宇宙深处的未知讯号

B.地球外的智慧生命在哪里

C.来自地球外文明的讯号

D.是外星人发出的电波吗

1.5.

下列说法符合愿意的是(  )。

A.美国科学家在北半球天空捕捉到37个来自地球外的文明的讯号

B.波长为21厘米的电波在宇宙空间中极为普通,所以地球外文明要向其他星体发讯号,就可能用这个波长

C.37个讯号中所有的都很强烈

D.至今已发现有接收讯号特征的电波源

所谓热污染,是指现代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排放的废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热污染可以污染大气和水体。火力发电厂、核电站和钢铁厂的冷却系统排出的热水,以及石油、化工、造纸等工厂排出的生产性废水中均含有大量废热。这些废热排入地面水体之后,能使水温升高。在工业发达的美国,每天所排放的冷却用水达4.5亿立方米,接近全国用水量的1/3;废热水含热量约2500亿千卡,足够2.5亿立方米的水温升高10℃

热污染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是水生物,由于水温升高使水中溶解氧减少,水体处于缺氧状态,同时又使水生生物代谢率增高而需要更多的氧,造成一些水生生物在热效力作用下发育受阻或死亡,从而影响环境和生态平衡。此外,河水水温上升给一些致病微生物造成一个人工温床,使它们得以滋生、泛滥,引起疾病流行,危害人类健康。1965年澳大利亚曾流行过一种脑膜炎,后经科学家证实,其祸根是一种变形原虫,由于发电厂排出的热水使河水温度增高,这种变形原虫在温水中大量孳生,造成水源污染而引起了这次脑膜炎的流行

随着人口和耗能量的增长,城市排入大气的热量日益增多。按照热力学定律,人类使用的全部能量终将转化为热,传入大气,逸向太空。这样,使地面反射太阳热能的反射率增高,吸收太阳辐射热减少,沿地面空气的热减少,上升气流减弱,阻碍云雨形成,造成局部地区干旱,影响农作物生长。近一个世纪以来,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不断增加,气候变暖,冰川积雪融化,使海水水位上升,一些原本十分炎热的城市,变得更热。专家们预测,如按现在的能源消耗的速度计算,每10年全球温度会升高0.1℃—0.26℃;一个世纪后即为1.0℃—2.6℃,而两极温度将上升3℃—7℃,对全球气候会有重大影响

造成热污染最根本的原因是能源未能被最有效、最合理地利用。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环境热污染将日趋严重。然而,人们尚未有用一个量值来规定其污染程度,这表明人们并未对热污染有足够重视。为此,科学家呼吁应尽快制订环境热污染的控制标准,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防治热污染

2.1.下列对于“热污染”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热污染”是一种可以污染大气和水体的环境污染

B.“热污染”的热量来源是工业生产和生活排放的废热,愈是工业发达的国家,“热污染”愈严重

C.地面水温升高是废热对水体污染的直接表现

D.“热污染”是由于对能源的利用缺乏先进的技术造成的

2.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第三段意思的一项是(    )。

A.在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类消耗的能量,最终只能转化成热,传入大气,逸向天空

B.由于地表对太阳热能的反射率增高,吸收太阳辐射热减少,使空气流动减弱,从而阻碍了云雨的形成

C.气候变暖和冰川积雪融化使海水水位上升,原本炎热的城市变得更炎热,造成这些状况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不断增加

D.按照现在的能源消耗状况,一个世纪后,城市的温度变化要比农村更明显

2.3.根据对文章的理解,本文最适合的标题是(    )。

A.城市热污染

B.不容忽视的热污染

C.热污染的灾难说

D.热污染的温室效应

长城就自身价值来说,原是“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的战略防御设施。由于视角和价值取向的差异,不同时代不同人群心目中的长城所象征的底蕴并不那么一致是十分(  )的。长城成为中华民族的标志和象征,是现代的事。这是在中华民族处于最危险的时刻,举国上下高唱“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同仇敌忾、浴血抗战中提炼锻筑的象征。共和国的缔造者们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世代传唱,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长城列为世界重点文物,宇航员遥观地球所能辨识的人工构筑物的报道,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又增加了一番意义。

对于长城成为民族共识的象征做出根本相反的解释无疑应该十分审慎。那种把长城简单类比为“空间上扩大的四合院”,贬为“巨大的悲剧纪念碑”的观点,于古于今都是荒谬的。中国不再需要孟姜女,刻薄饶舌者不过是中华文明之树的蛀虫。

两千多年来,长城在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产生的积极效应构成了中华民族心理认同的客观依据,而这种底蕴、内涵又与长城的雄伟博大的景观所激发的豪情壮志完美和谐地融为一体,最终积淀、熔铸成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3.1.

短文第一段中的括号里应填入的词语是(  )。

A.奇怪

B.合理

C.盲目

D.自然

3.2.

第一段中所说的“现代的事”指的是(  )。

A.同心同德,共创未来

B.团结一致,共御外侮

C.定为国歌,世代传唱

D.名扬世界,值得自豪

3.3.

第二段中说“中国不再需要孟姜女”,其含义是(  )。

A.表明作者反对就长城的意义和作用持否定的观点

B.作者指出“孟姜女哭长城”的时代早已成为过去

C.表明作者反对至今还有人借长城攻击秦始皇

D.作者认为长城早已成为中华民族共识的象征

3.4.

不符合本文观点的一项是(  )。

A.长城在不同时代不同人群心目中的内涵是不同的

B.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值得中国人民自豪

C.两千多年来中国人民始终把长城作为民族团结的象征

D.对长城成为民族共识的象征做出相反的解释应予反对

根据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①本书从历史学、民俗学等角度,对山东人“闯关东“这一罕见的移民现象作了全面而深刻的解读,深人分析了山东人“闯关东“的历史背景,规模状况,揭示了东北人和山东人那剪不断、理还乱的历史文化情结。②其中山东人是“闯关东“主体。③“闯关东。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移民史,其迁徒人数也是中国历史及世界历史上最多的。④从清朝顺治年间到中华民国这个历史时期内,300年间大约有3000万人拥人茫茫关东大地。

4.1.

对上面四句话进行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④③②①

D.③④②①

4.2.

这段文字可能选自(  )。

A.科普读物

B.文学常识

C.历史教材

D.报纸

4.3.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  )。

A.“闯关东”的主体是3000万山东人

B.“闯关东”是世界历史上持续最长的移民史

C.“闯关东”不仅是历史行为也是社会文化行为

D.“闯关东”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大的移民现象

按照规划,2020年我国新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在总能耗中的比例是15%,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的传统能源比例仍达85%。在此背景下,“节能提效”被提到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首选位置上。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一个经济模式,包含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清洁能源的开发。其中,新能源的发展前景被市场看好。但目前来看,新能源尚无法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化石燃料仍将在我国能源构成中居主导地位,新能源还只是作为化石能源的补充角色而存在。此外,从节能减排的投资效果看,目前提高能效对“低碳”的贡献也远甚于新能源。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能效项目“万元投资”形成的节能能力为5吨标准煤/年左右,而风能和太阳能项目投资形成的节能能力不足1吨标准煤/年。能效项目投资有明显的优势。

从全世界的情况分析,节能在今后实现低碳经济过程中总的贡献率将达到60%—70%,然后才是依靠能源结构的调整,以及到没有其他办法的时候采用造价昂贵的碳封存技术。业内人士指出,当前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应把大力开展节能放在首位,从节能和减排的一致性方面强调低排放发展;其次,把大力开发传统能源中相对低碳的能源如天然气、核能和水电等作为近期调整能源结构、减少排放的主要发展方向。

不过,目前我国地方政府所走的“低碳”路径与此并不一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中国已有近20个省市提出要打造新能源基地,上百个城市提出把新能源作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不少地方认为,发展低碳经济就是发展新能源。但是,低碳经济不能等同于新能源产业,新能源产业只是低碳经济中的一部分。并且,大规模地、盲目地上马新能源项目,更有可能造成资源浪费。

5.1.

根据上述材料,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措施不包括(  )。

A.大力发展新能源

B.不断提高能效

C.努力减少排放

D.尽快开采化石燃料

5.2.

下列关于新能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新能源发展前景看好,但目前无法取代传统能源

B.从全世界来看,目前新能源对低碳经济的贡献率低于能效项目

C.在中国,发展新能源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最有效的途径

D.目前大规模地开发新能源项目,有可能造成资源浪费

5.3.

下列关于节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通过发展新能源才能实现节能

B.节能主要是指传统能源的高效利用

C.节能项目的投资回报比新能源开发项目要低

D.目前节能和发展低碳经济之间依然存在矛盾

5.4.

目前,不能把发展新能源作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首选措施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不包括(  )。

A.发展新能源的技术要求比节能减排要高

B.未来传统能源在总能耗中的比例依然很高

C.节能减排比能源结构调整对实现低碳经济的贡献率要高

D.节能减排的投资效率比开发新能源要高

地方公务员考试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官方微信
在线课程
国考专题
我要提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