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地区网站:
考试类别: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行测辅导 > 言语 >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255)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255)

2016-10-13 09:27:46 字号: | | 推荐课程 公务员考试网官方指定备考课程——必胜课

1.1.答案:

解析: 本段文字为“总分”结构,先强调了关于“气候变暖的新观点”:气候变暖存在500年的自然周期;随后通过对“花粉”的研究和“明清小冰期”来进行解释说明。所以,核心是围绕着“全球变暖”和“500年周期”来论述的。B、C、D项都是属于解释说明部分,本身不是重点。故本题答案为A选项。

1.2.答案:

解析: D项表述“最有效手段”太过绝对,所以不选。A项强调的“周期”与第一段中科院提出的新观点“气候冷暖变化存在约500年的自然周期”相同;B项强调的“时间跨度超过5000年”与第二段信息“通过东北龙岗火山区……可以准确定年……分析了5350年以来的……”符合;根据最后一段信息,故本题答案为D选项。

1.3.答案:

解析: 根据第二段及第三段信息可知,“花粉含量变化的谱分析结果也呈现出显著的500年周期”,C项说法正确。根据第二段信息“通过东北龙岗火山区的小龙湾玛珥湖年纹层沉积可以准确定年,中科院……利用这一优势,分析了……”可知,沉积层本身并不能显示气候冷暖,A项错误;根据第二段信息“适合温暖气候的栎属花粉”可知,B项“栎属植物适合在寒冷气候中生长”错误;D项“最可靠数据”表述太绝对,错误。故本题答案为C选项。

1.4.答案:

解析: 根据第四段信息“清朝初年历史学家谈迁写了一本《北游录》……”可知,B项偷换概念。故本题答案为B选项。

1.5.答案:

解析: 本段文字为“总分”结构,先强调了关于“气候变暖的新观点”:气候变暖存在500年的自然周期;随后通过对“花粉”的研究和“明清小冰期”来进行解释说明。可知,是在介绍气候变化研究的新成果。故本题答案为C选项。

2.1.答案:

解析:

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第1段最后几句只是说官场中“步行不得迟缓”,并没有提及下级在上级面前办事需依礼,D项表述扩大了内涵,故选D。

A项由原文“道路之上……要受到非议”可以推出;B项由原文“在古人看来,走路的速度、方式须在不同的场合有所区别”可以推出;C项由原文“汉代还明文规定在帝王面前要‘疾趋’。对朝廷有特殊贡献的人或皇上特别亲近的人,可以免去此礼”可以推出。

故正确答案为D。

2.2.答案:

解析:

此题考查词语理解。

C项由原文“如常见的徘徊、彷徨、踟躇等,就被演化为举步不定、犹豫不决的意思”可知是对“踟躇”的理解正确。

A项由原文可知“表达着急、重视、感谢等感情”是“徒跣”后演化出来的引申义,并非本义;B项由原文“先秦君子步行鸣佩玉……又显示一种庄重和谐的美”可知“鸣佩玉”是指君子步行之时,佩玉自动发出的声音,并非要用手摇动,且它喻示的含义不仅是显步行之美,还喻示君子言行举止要符合德行的要求;D项“行走时要保持迟缓不迫”的理解有误,文中首段最后指出对趋礼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如若行走迟缓则要遭到斥责。

故正确答案为C。

2.3.答案:

解析:

此题是细节判断题。

A项表述为“语言文字的发展历史”概念过大,文章在第一段和第三段确实有提到一些字词的含义,但只是客观解释,并没有深入阐释到语言文字发展历史这一层面,所以选A。

其余三个选项在文章中均有体现,B项可以从第二段中对步行的不同态度反映儒道两家不同思想意识得到体现;C项可以从第二段中“汉末至魏晋时代……作为衡量一个人的修养、气质和风度的重要标准”得以体现;由第一段论述了大量古人对于步行的各种礼仪制度可知,了解步行的内涵可从中看出礼法制度的某些侧面,所以D项也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A。

2.4.答案:

解析:

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原文第二段说颜回效仿孔子走路受到批评,后文给出了辩解,说明他这么做的原因是“除了他要遵守纪律外,起码在他的眼里,这些是非学到手不可的特技,是他人无法企及的极美的东西”,C项表述符合文意。

A项表述过于绝对;B项无中生有,文中并没有提到此点;D项在文中也没有体现。

故正确答案为C。

2.5.答案:

解析:

此题属于态度理解题。

整个材料构成分——总结构,文章最后一句总结全文,“步行这个简单的行为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丰富多彩,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某些历史文化现象”,而前面几段文字也正是在这个主旨下举例分别介绍从“步行”蕴含的文化内涵所反映出的不同历史文化现象,可知B项符合作者观点态度。

A项在原文中无根据,文章首段介绍古人步行受礼法严格限制,仅是客观陈述历史文化现象,并未表态;C项表述与原文不符,由原文第二段可知,儒学的衰亡是导致人们对美的崇尚更显著的原因之一,而并非C项中人们对步行美的崇尚象征着儒学的衰亡;D项属主观臆断,作者在文中第二段也仅是客观陈述了儒道两家对步行的不同态度,并未透露出自己态度,“尊道”一说没有根据。

故正确答案为B。

3.1.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细节判断的能力。

由“>而且,发生改变的还不止是这样,海平面上升导致的陆地减少将更为可怕”一句可知,“而且”表达递进关系,后面为强调内容,“更为可怕”也说明陆地减少为最严重的后果,可知,B项正确。A、C、D项为“这样”指代的内容,并非最大的危害。

故正确答案为B。

3.2.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语句理解的能力。

由“财政部出台了环境税减征制度:>企业根据自愿原则,与财政部核定每年的减排目标,凡是如期完成任务的,就可减免80%的环境税”可知,C项正确。“>全球首创的新税种”并不能推出“独有”,故A项不选;环境税有自愿原则,并非针对所有能源用户,故B项不选;D项材料没有提及,故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C。

3.3.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细节判断的能力。

由“英国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除了实行明确的政策导向外,还非常看重税收调节的作用”,可以看出“政策导向”、“税收调节”的目的都是为了减排温室气体,即超额完成减排任务是这一政策产生的结果。故B项正确。A、C、D均不符题意。

故正确答案为B。

3.4.答案:

解析:

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由“如果气候继续变暖,多年之后,北极冰雪融化的巨大水流将把墨西哥湾暖流向南推移,英国的温度也将是一个挑战”,可以判断,英国的温度随暖流南移可能会升高,B选项正确。由“>这对于目前完全自给自足的粮食供给来说,无疑将是一个挑战。”可知A项过于绝对;由“>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自己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可知,C项“首要工作”与原文不符;“>到2050年左右,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由目前水平降低60%”可知,D项“2050年”将不确定信息确定化,故A、C、D项均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B。

3.5.答案:

解析:

本题为文章阅读的表面主旨题。

材料主要讲了气候变化可能给英国带来的诸多影响以及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英国所采取的各种措施,故D项正确。A项和C项将英国的气候问题扩展为全球,将主题外延;B项歪曲文章意图,英国所采取的措施表明英国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均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D。

4.1.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①②④句均没有语病;③句有语病,”独占鳌头“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与”跃居全球第一位“语义重复。故正确答案为C。

4.2.答案:

解析:

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根据文章第二段可知A、C、D项正确;B项表述错误,中国并不是因为加入了WTO才理顺了各种关系,文中是说到加入了WTO这个时间为止,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各种关系理顺了。故正确答案为B。

4.3.答案:

解析:

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根据”中国对外商投资的基本吸引力——中国市场的逐步开放和市场的巨大潜力以及巨大的廉价劳动力供应——未变“可知A、B、D项正确。C项材料并未提及,不是材料观点。故正确答案为C。

4.4.答案:

解析:

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A项是”某些部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已出现了过热的迹象“的表现之一,并不是部分行业局部出现过热苗头带来的危害,因此错误;B项正确,根据文章最后一句可得出;C、D项错误,国家宏观调控和对未来市场需求和竞争进行正确的分析和预测是针对过热现象的解决策略,材料并未提及策略受阻是过热苗头带来的危害。故正确答案为B。

4.5.答案:

解析:

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A项错误,除了科技和中介机构要进行了严密改证外,还要有国家宏观调控以及企业要加强自我约束,只有这样企业才可以放手大干;B项错误,根据第四段可知“非典”影响了外资在中国的投放;C错误,材料并没有提到2003年下半年和2004年经济增长是靠谁投资;D项正确,由最后一句可得出。故正确答案为D。

4.6.答案:

解析:

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A项正确,可由最后一段推出;B项正确,可由第四段推出;C项观点无法从材料推出,因此错误;D项正确,由”特别是国债的扩大发行和民间投资的增加,更为建设规模的扩大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可得出。故正确答案为C。

5.1.答案:

解析:

“积累”指积聚起来的事物。

“积淀”指所积累沉淀下来的事物(多指文化、知识、经验等)。

“沉积”指沟道河流泥沙运移的再沉积。

“沉淀”指溶液中难溶解的固体物质从溶液中释出。

“经过数千年之[a],形成了一种民族的风骨和气度,形成了一种民族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可以看出是一种精神,文化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所形成的,在这里用“积淀”比较合适。因此,正确答案为B。

5.2.答案:

解析:

文段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等至理名言,一直流传至今,脍炙人口,为人们所传颂”,可以得出{  }的意思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相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思是国家的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人都有一份责任。只有D项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思不同。因此,正确答案为D。

5.3.答案:

解析:

无可厚非”:主要指没有可过分责难的。

“不容置喙”:指不允许别人插嘴说话。

“不可否认”:不能否认。

“毋庸讳言”:用不着隐讳,可以直说的。

联系上文内容,可知对于我们创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是不能否认的。只有“不可否认”有这个意思,表示不能否认。因此,正确答案为C。


5.4.答案:

解析:

“等级观念”是指在人类社会中,按照血统、社会地位及社会成就的高低等标准,将人划分为不同等级,高等级者在社会生活中享有更多的权力以及社会荣誉。官本位思想一般强调是等级观念,所以排除B、C两项;一般“书呆子”或者比较古板的人有“教条习气”,第二个空填入“教条习气”比较合适。因此,正确答案为A。

5.5.答案:

解析:

文过饰非”: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文、饰:掩饰;过、非:错误。

“讳疾忌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巧立名目”:变着法定出一些名目来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

根据文段的语境可知,破折号后面的内容是对[f]的解释说明,只有“讳疾忌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的意思。因此,正确答案为B。

地方公务员考试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官方微信
在线课程
国考专题
我要提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