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地区网站:
考试类别: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行测辅导 > 其他 >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技巧:巧解细节判断题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技巧:巧解细节判断题

热门标签: 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
2020-02-14 14:37:51 字号: | |

行测考试当中,言语部分经常是大家头痛的一个点,而这其中有一种题,虽然整体难度本身其实并不高,但是大家经常由于马虎或者方法不得当而做错,这类问题就是公考资讯网要讲的细节判断题。

这一类题目一般呈现出来的提问方式为:“下列选项与原文相符、正确/不相符、不正确的是?”或者“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知/推不出的是?”碰见这种题我们要认真对待,并且按照方法来做:那么方法是什么呢?首先就是要先看选项而不是题干,但是大家这里要注意,不能盲目地看,要勾画一些信息,比如一些不容易被同义替换的词,这些词可以帮我们定位原文。二是“首先、唯一”和比较类词语,这类词也是设错选项经常去设置陷阱的地方。完成上述工作后,我们再去原材料中进行定位和比对。公考资讯网带大家到具体题中来看一下。

【例】在亚当·斯密所处的古典时期,经济学本来在财富增长和人的幸福之间是存在一个契合点的,即理性人趋利避害的自利性选择有一个经济伦理的约束,这便是后来帕累托改进条件所要求的不损人前提下的利己。可是经济学本身承担的是最大化利益的学科任务,并且不断引入数学工具和抽象逻辑演绎的分析方法,这就使经济学越来越成为一个工具理性占上风的学科,朝着“中性”的、“非价值”判断的、“非道德”选择的趋势发展。

根据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

A.经济伦理对经济学的约束越来越小

B.古典经济学未使用抽象逻辑演绎的方法进行分析

C.亚当·斯密时期,经济学是一门以工具理性为主的学科

D.数学工具的引入打破了财富增长和人的幸福之间的契合点

参考解析:A。文段开篇首先指出,古典时期的经济学存在经济伦理的约束,接下来通过“可是”进行转折,指出经济学不断引入新的工具和方法,尾句通过“这就使”进行总结,强调经济学逐渐成为一个工具理性占上风的学科,即经济伦理的约束越来越小,A项表述正确,对应文段的重点;B项“未使用逻辑抽象演绎的方法”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C项与文意相悖,“亚当斯密时期”强调的经济伦理,而非工具理性,排除;D项“数学工具”表述片面,文段还提到“抽象逻辑演绎的分析方法”,且是否打破平衡也无从得知,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对待这类题时,大家一般不会太没有头绪的,更加需要的就是大家要认真做好勾画,认真做好理解,并且最后认真做好比对,问题是不会有的,祝大家都能取得好成绩!

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省考中顺利上岸,复习备考刻不容缓。疫情当下,在家备考怎样才能更有效率?必胜公考针对2020省考全新设计线上基础精讲训练营,一线名师授课,14天全日直播,从零开始,理性基础+例题讲解+强化训练,严格管理,全程督学,快速提升应试能力,助力笔试顺利通关! 课程首发价格直降500元,现在报名即可获得14天超优质课程!仅有25个席位!下载必胜公考APP即可报名!

相关阅读:

  •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技巧:巧解细节判断题
  •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浅谈比例法
  •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利润问题
  • ·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类比推理如何强化解题思路
  • ·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可能性推理加强型与削弱型三大述诸选项
  • 地方公务员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