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地区网站:
考试类别: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行测辅导 > 资料 > 2021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资料分析(810)

2021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资料分析(810)

热门标签: 资料分析
2020-08-21 10:31:28 字号: | |

2006年五月份北京市消费品市场较为活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72.2亿元,创今年历史第二高,据统计,1~5月份全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312.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5%。 

汽车销售继续支持北京消费品市场的繁荣。5月份,全市机动车类销售量为5.4万辆,同比增长23.9%,据对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统计,汽车类商品当月实现零售额32.3亿元,占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零售额比重的20.3%。 

据对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统计。5月份,家具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销售延续了4月的高幅增长,持续旺销,零售额同比增长了50%,其中,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了27.3%。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了60.8%。同时由于季节变换和节日商家促销的共同作用,家电销售大幅增长,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3.6%。 

1.1.

北京市2006年5月份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百分比约为(  )。

A.50.5%

B.58.5%

C.66.5%

D.74.5%

1.2.

若保持同比增长不变,预计北京市2007年前5个月平均每月的社会消费品销售额(  )。

A.将接近255亿元

B.将接近280亿元

C.将接近300亿元

D.将突破300亿元

1.3.

2006年5月份,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中,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占家具类和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零售额的比例是(  )。

A.27.4%

B.29.9%

C.32.2%

D.34.6%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I.2006年1-5月份北京市每月平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2.5%

Ⅱ.2006年5月份家具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家电类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零售额的增长率相比较,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最快

Ⅲ.2005年北京市机动车类销售量约为4.36万辆

A.仅I

B.仅Ⅱ

C.I和Ⅱ

D.Ⅱ和Ⅲ

1.5.

下列说法肯定正确地是(  )。

A.2006年前5个月中,5月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最高

B.2006年5月,几类商品的零售额都比前4个月高

C.2006年5月,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零售额比前4个月都高

D.至少存在一类商品,其2006年前5个月的零售额同比增长不高于12.5%

2006年,广东城镇单位从业人数创历史新高,2006年从业人数比上年底增加50.17万人,比1995年高峰期的911.90万人还多42.54万人。2006年末企业从业人员达到696.33万人,比上年底增加42.45万人,而同期事业、机关单位的从业人员为258.11万人,比上年底增加7.72万人。2006年末,全省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为383.78万人,占总体的40.3%,城镇集体经济、其他各种经济从业人员分别占总体的7.0%、52.6%,各比重依次与上年相比,国有经济略增0.3个百分点,集体经济下降0.6个百分点,其他各种经济提升2.2个百分点。广东制造业从业人员2006年的人数已发展到359.98万人,占总体的41.0%,比上年增加了1.2个百分点。

2.1.

2005年底广东城镇单位从业人员约为多少人?(    )

A.954.44万

B.919.53万

C.911.90万

D.904.27万

2.2.

2005年,广东事业、机关单位的从业人员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例是多少?(    )

A.27.69%

B.7.72%

C.28.30%

D.27.0%

2.3.

2006年全省其他各种经济从业人员数量比2005年多多少人?(    )

A.46.28万

B.42.45万

C.42.54万

D.31.09万

2.4.

根据上述材料,在吸引劳动力就业方面,表现最不突出的是(    )。

A.国有企业

B.城镇集体经济

C.非公有制经济

D.制造业

2.5.

以下说法不符合上述材料的一项是(    )。

A.2006年广东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已创出历史新高

B.2006年非公有制企业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

C.2006年企业从业人员的增长高于事业、机关单位

D.2006年广东制造业从业人员占城镇从业人员的一半以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始终处于高速发展状态。截止2001年底,我国民营企业已达202.85万户,比上年同期增加26.68万户,其中城镇民营企业达129.12万户,增长19.64%;农村民营企业73.73万户,增长8.01%。2001年底,民营企业的从业人员为2713.86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307.87万人,增长12.77%,其中投资者人数460.83万人,增加65.49万人,增长16.56%,雇工人数2253.03万人,增加241.88万人,增长12.03%。注册资本18212.2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904.55亿元,增长36.86%。    

2001年,新开业民营企业达52.94万户,比上年同期增加8.12万户,增长18.12 %;从业人员622.47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71.63万人,增长13%,其中投资者人数118.56万人,增长10.66%,雇工人数503.91万人,增长13.57%;注册资金4796.9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338.82亿元,增长38.72%。

从各省份看,民营企业户数最多的是江苏省22.55万户,其次是广东省21.1万户,浙江省20.88万户,上海市17.64万户,山东省14.47万户,北京市12.41万户,以上6省市共有109.05万户,占民营企业总户数的53.76%。从地区分布情况看,东部地区共有民营企业138.79万户,占民营企业总户数的68.42%,比上年减少0.04个百分点;  

中部地区民营企业36.02万户,占民营企业总户数的17.76%,比上年减少0.38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民营企业28.05万户,占民营企业总户数的13.83%,比上年增加0.42个百分点。    

2001年,中国民营企业共创产值12816.9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577.21亿元,增长14.69%;实现销售总额11484.24亿元,比上年增加1600.18亿元,增长16.19 Z;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245亿元,比上年增加431.52亿元,增长7.42%。从资本占用、从业人数和产出总量等方面来看,私营个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大体在10—20%之间,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3.1.

2001年底,我国民营企业的总户数约比2000年底增长了(  )。

A.15.14%

B.13.15%

C.18.97%

D.20.16%

3.2.

2000年开业的民营企业吸收的雇工人数约为(  )。

A.443.7万人

B.492.6万人

C.503.9万人

D.522.4万人

3.3.

2001年底,我国民营企业户数超过20万户的省份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3.4.

已知1989年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注册资本为9万元,则可知截止2001年底,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注册资本约为1989年的(  )。

A.5倍

B.10倍

C.15倍

D.20倍

3.5.

根据上述资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000年底,我国民营企业的投资者人数约为395.34万人

B.广东、浙江两省的民营企业户数已超过全国民营企业总数的五分之一

C.2001年底东部地区的民营企业户数与2000年底相比略有下降

D.2000年,我国民营企业实现的销售总额不足10000亿元

2013年上半年,全国出入境2.19亿人次,同比增长5.07%。其中,内地居民9091.83万人次,港澳台居民1.03亿人次,外国人2538.42万人次。

内地居民处境4564.43万人次,同比增长18.36%。内地居民出境前往国家或地区居前五位的分别是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泰国、韩国、中国台湾。

港澳台居民入出境1.03亿人次,同比下降2.15%。其中,香港居民7697.27万人次,同比下降1.25%;澳门居民2069.99万人次,同比下降4.38%;台湾居民486.82万人次,同比下降6.36%。

外国人入出境2538.42万人次,同比下降5.22%。其中,入境1277.07万人次,同比下降5.15%。外国人来华居前五位的国家分别是韩国、日本、美国、俄罗斯、越南。

来华外国人中,观光休闲494.01万人次,访问248.35万人次,交通运输服务员工153.92万人次,会议商务63.89万人次,其他入境目的为316.90万人次,外国人入境居前三位的口岸为上海浦东机场口岸(230.28万人次,占总数的18.03%)、北京首都机场口岸(202.80万人次,占总数的15.88%)和广州白云机场口岸(117.33万人次,占总数的9.19%)。
4.1.2013年上半年,港澳台居民入出境人次占全国入出境人次的比重是(  )

A.45.16%

B.47.03%

C.49.75%

D.50.02%

4.2.2013年上半年,内地居民出、入境人次相差(   )

A.32.59万人次

B.48.51万人次

C.37.03万人次

D.35.82万人次

4.3.2013年上半年,港、澳、台居民入出境人次之比为(   )

A.74.4.:20.6:5.9

B.77.0:20.7:4.9

C.76.9:21.3:4.8

D.78.1:20.6:5.3

    2012年建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增速回落8个百分点,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6.6%。全年水泥产量21.8亿吨、同比增长7.4%,陶瓷砖92亿平方米、同比增长9.4%,天然花岗岩石材4.1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7.2%。平板玻璃7.1亿重量箱、同比下降3.2%,卫生陶瓷产量1.6亿件、同比下降13.1%。

    2012年年底规模以上企业3.4万家,全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3万亿元,同比增长13.4%。尽管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分别下降32.8%、66.6%,但由于水泥制品、轻质建筑材料、建筑陶瓷、耐火材料制品、金属门窗和玻纤增强塑料材料等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22.5%、21.8%、33.8%、10.5%、26.9%和30.6%,全行业利润总额仍创3750亿元新高,同比增长3.5%。

    大宗产品产销率呈下降态势,水泥产销率97.3%、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平板玻璃产销率95.6%、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截至12月,水泥制造业存货790亿元,同比增加1.8%;砖瓦、石材等建筑材料制造业存货590亿元,同比增加15.7%;玻璃制品制造业存货319亿元,同比增加15.8%。

    2012年行业出口交货值约2250亿元,同比增长7.9%,出口商品离岸价格上涨9.3%。其中,建筑卫生陶瓷、建筑和技术玻璃、玻璃纤维及制品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31.5%、10%、5.7%。

5.1.与2010年相比,2012年建材工业增加值约增长了(   )。

A.3.5%

B.19.5%

C.31.5%

D.33.2%

5.2.

如2012年建材行业无新增规模以上企业,则当年平均每家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约比上年增长多少亿元? (   )

A.0.07

B.0.18

C.0.63

D.1.56

5.3.

以下关于2012年产品产量或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率的排序,按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产量增长率:水泥>平板玻璃>卫生陶瓷

B.利润增长率:水泥制品>玻纤增强塑料材料>金属门窗

C.产量增长率:天然花岗岩石材>卫生陶瓷>陶瓷砖

D.利润增长率:轻质建筑材料>建筑陶瓷>耐火材料制品

5.4.

如2012年建筑卫生陶瓷商品出口价格同比涨幅与建材行业出口商品离岸价格同比涨幅相同,则2012年建筑卫生陶瓷商品出口量与上年相比(   )。

A.下降了1%

B.上升了1%

C.下降了17%

D.上升了20%

5.5.以下关于2012年建材行业产销状况的描述,与资料相符的是(   )。

A.玻璃制品制造业存货同比增速低于水泥制造业

B.玻璃制品制造业存货比上年增长约30亿元

C.2012年全年水泥销量超过21亿吨

D.建材行业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约200亿元

答案与解析

1.1.答案:

解析:

2006年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72.2亿元,汽车类商品零售额32.3亿元,占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零售额比重的20.3%,则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零售额为32.3÷20.3%。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百分比为32.3÷20.3%÷272.2≈32÷20%÷270=160÷270≈59%,故正确答案为B。

1.2.答案:

解析:

2006年1-5月份北京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共为1312.7亿元,同比增长12.5%,若保持同比不变,则2007年1-5月份北京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共为1312.7×(1+12.5%)≈1312×9/8=1476亿元,平均每月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1476÷5≈295亿元,故正确答案为C。

1.3.答案:

解析:

设2006年5月份,家具类商品零售额为a,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零售额为b,根据题意有a÷(1+27.3%)+b÷(1+60.8%)=(a+b)÷(1+50%),解得b/a=1.608×0.227÷(1.273×0.108)≈1.6÷1.28×2.1=2.625,所求答案为a/(a+b)=1÷(1+2.625)=1/3.625,直除前两位为27。故正确答案为A。

1.4.答案:

解析:

项,2006年1-5月份北京市累计平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2.5%。累计增长a/b=平均增长(a/5)/(b/5),故2006年前五个月平均每个月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2.5%。I项正确;

Ⅱ项,2006年5月份家具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家电类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零售额的增长率分别为:27.3%、60.8%、13.6%,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最快,Ⅱ项正确;

Ⅲ项,材料中没有给出有关2006年或2005年北京市机动车类销售量的信息,Ⅲ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C。

1.5.答案:

解析:

A选项,2006年5月份北京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72.2亿元,创今年历史第二高,不是最高,A项错误;

B选项,材料中并没有把几类商品前5个月的零售额作比较,B项错误;

C选项,材料中并没有把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前5个月的零售额作比较,C项错误;

D选项,2006年1-5月份全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312.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5%,而5月份各类零售增长率都超过了12.5%。因此可以肯定,至少存在一类商品,其2006年前5个月的零售额同比增长不高于12.5%,D项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D。

2.1.答案:

解析:

根据材料,2006年从业人数比上年底增加50.17万人,比1995年高峰期的911.90万人还多42.54万人。911.90+42.54-50.17=XXX.X7万人,故正确答案为D。

2.2.答案:

解析:

根据材料,广东城镇单位从业人数创历史新高,2006年从业人数比上年底增加50.17万人,比1995年高峰期的911.90万人还多42.54万人,2006年事业、机关单位的从业人员为258.11万人,比上年底增加7.72万人。所以2005年城镇单位就业人数为911.90+42.54-50.17=904.27,事业、机关单位从业人员为258.11-7.72=250.39。于是2005年,广东事业、机关单位的从业人员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例为250.39÷904.27≈250÷900=5÷18≈0.277,估算结果27.7%与A选项27.69%的误差最小,故正确答案为A。

2.3.答案:

解析:

根据材料,2006年其他各种经济从业人员占总体的52.6%,比重与上年相比提升2.2个百分点,2006年城镇单位从业人数为911.90+42.54=954.44,2005年城镇单位从业人数为911.90+42.54-50.17=904.27,则2006年全省其他各种经济从业人员数量比2005年多954.44×52.6%-904.27×(52.6%-2.2%)=(954.44-904.27)×0.526+904.27×0.022≈50×0.526+900×0.022=26.3+19.8=46.1(万人),故正确答案为A。

2.4.答案:

解析:

根据材料,国有企业、城镇集体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制造业从业人员与上年相比增长率分别为0.3%、-0.6%、2.2%、1.2%,并且全省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中城镇集体经济值只占总体的7%,所以城镇集体经济吸引劳动力方面表现最不突出,故正确答案为B。

2.5.答案:

解析:

A选项,根据材料“2006年,广东城镇单位从业人数创历史新高”,A正确

B选项,根据材料“国有经济为383.78万人,占总体的40.3%,城镇集体经济、其他各种经济从业人员分别占总体的7.0%、52.6%”,非公有制,即其他各种经济就业人数占总体一般以上,所以非公有制企业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B正确。

C选项,根据材料“2006年末企业从业人员达到696.33万人,比上年底增加42.45万人,而同期事业、机关单位的从业人员为258.11万人,比上年底增加7.72万人。”,C正确。

D选项,根据材料“广东制造业从业人员2006年的人数已发展到359.98万人,占总体的41.0%”,比重小于50%,故D错误。

综合上述,正确答案为D。

3.1.答案:

解析:

由资料中数据可得26.68÷(202.85-26.68),根据估算法,原式≈26.4÷(202-26)=26.4÷176=2.4÷16=15%,A最接近,故正确答案为A。

3.2.答案:

解析:

2000年开业的民营企业吸收的雇工人数为503.91÷113.57%,根据估算法,原式≈504÷1.12=450(万人),A最接近,故正确答案为A。

3.3.答案:

解析:

由资料可知,江苏、广东、浙江三省超过20万户,故正确答案为B。

3.4.答案:

解析:

2001年底中国民营企业平均注册资本为18212.24÷202.85,根据估算法,原式≈18000÷200=90,90÷9=10倍。故正确答案为B。

3.5.答案:

解析:

2001年底投资者人数460.83万人,比2000年底增加65.49万人,则460.83-65.49=395.34万人,A说法正确;

2001年底,我国民营企业202.85万户,江苏省22.55万户,广东省21.1万户,则(22.55+21.1)÷202.85>(21+21)÷210=20%,B说法正确。

2001年底东部地区民营企业户数占民营企业总户数比重比2000年略有下降,由文中资料可以推算出东部地区的民营企业户数与2000年底相比有较大上升,C说法错误;

2001年,实现销售总额11484.24亿元,比上年增加1600.18亿元,很明显2000年不足10000亿,D说法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C。

4.1.答案:

解析: 根据文字第一段,2013年上半年港澳台居民入出境人次为1.03亿,全国入出境人次为2.19亿,则所求为,最接近的是B。

4.2.答案:

解析: 根据文字第一、二段,内地居民入出境9091.83万人次,出境4564.43万人次,则所求为[4564.43-(9091.83-4564.43)]人次,3-3+3=3,根据尾数法可以直接确定为C。

4.3.答案:

解析: 根据文字第三段,港、澳、台居民入出境人次分别为7697.27万人次、2069.99万人次、486.82万人次,则三者之比为7697.27:2069.99:486.82≈77.0:20.7:4.9,所以选B。

5.1.答案:

解析:

由第一段“2012年建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增速回落8个百分点”可知,2011年同比增长率为11.5%+8%=19.5%,所求为(1+11.5%)(1+19.5%)-1=11.5%+19.5%+11.5%×19.5%≈11.5%+19.5%﹢10%x20%=33%。只有D项满足。

5.2.答案:

解析:

由第二段可知,2012年底规模以上企业3.4万家,全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3万亿元,同比增长13.4%,则根据题干假设,所求为


5.3.答案:

解析:

根据第一、二段的数据可知,排序正确的只有A项。

5.4.答案:

解析: 根据最后一段知,2012年建材行业出口商品离岸价格同比上涨9.3%,建筑卫生陶瓷出口额同比增长31.5%,根据出口量=出口额÷出口价格,并结合题干,所求为D项满足。 

5.5.答案:

解析:

A项,玻璃制品制造业存货同比增速为15.8%,水泥制造业为1.8%,前者大于后者,错误;

    B项,根据第三段,所求为319x=31亿元,错误;

    C项,根据第一、三段可知,2012年水泥产量为21.8亿吨,其产销率为97.3%,根据产销率=销量÷产量,则水泥销量为21.8×97.3%=21.8×(1-2.7%)=21.8-21.8×2.7%>21.8-22×3=21.8-0.66=21.XX亿吨,正确,直接选C。

    验证D项:根据第二段,所求为=150亿元,低于200亿元,故错误。

相关阅读:

  • ·2021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资料分析(810)
  • ·2021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数学运算(811)
  • ·2021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数字推理(811)
  • ·2021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逻辑判断(811)
  • ·2021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定义判断(811)
  • 地方公务员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