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地区网站:
考试类别: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行测辅导 > 言语 > 2021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阅读理解(822)

2021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阅读理解(822)

热门标签: 阅读理解
2020-09-04 09:17:46 字号: | |
1.

有人也许认为,“写文章只要不妨害所表达的义理,材料细节有点出入是无所谓的。”义理是文章的灵魂,大凡写文章,不会不关注这一点。这种关注就应包含对支撑义理的材料的审慎核查与选用。

对划横线的文字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批评了只重视表达义理,但是不重视材料真实性的错误认识

B.肯定了既重视义理的表达,也重视材料细节必须真实的主张

C.批评了借口不妨害表达义理,而忽视材料真实性的错误认识

D.肯定了材料对表达义理的作用,不主张苛求材料细节的真实

2.这是最好的城际竞技场。每一次申办承办,都是一次巧妙的城市公关。对于新生显贵而言,这的确是千载难逢的登堂入室的绝好台阶。国际奥委会委员们在每一张选票上,并不是单纯的打勾划叉,他们亦在谱绘世界风云榜上城际间的升跌走势图。
这段话意在表明(    )。

A.国际奥委会委员们投票决定承办奥运会的城市

B.公关工作是申办和承办奥运会成功的关键所在

C.申办和承办奥运会是世界城市之间互相较量实力的体现

D.申办和承办奥运会是新兴城市进入国际舞台的绝好契机

3.

家长、学生和雇主没有参与院校管理的当然权力,但却有对高等院校社会责任的问责权。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经费来源多元化。导致家长、学生以及雇主都成为高等院校的利益相关者。对于家长和学生而言,他们对高等院校责任的问责,更多在学生能否获得良好的学习经历和学习体验,学校能否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毕业生,而且能够针对企业和社会需求,进行直接投入生产和增加效益的应用型研究。

从上述文字我们可以得出(  )。

A.高等教育大众化容易受到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影响

B.高等院校应给予家长、学生和雇主社会责任问责权

C.高等院校的发展应考虑家长、学生和雇主的利益诉求

D.家长、学生和雇主的要求促进了应用型学科蓬勃发展

4.

目前很多城市的新地标,要么比高度,要么比奢华,或是一味追求前卫和怪诞,与周边的历史文脉形成尖锐的反差。由于建筑特别是地标性建筑关涉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一旦造好,就很难改变,因而近年来有不少公认的败笔,已成为城市中极不和谐的音符,为世人所诟病,并为后人留下笑柄。
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

A.城市的新地标应与周边的历史文脉相协调

B.地标性建筑关涉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一定要造好

C.一味追求高度、奢华、前卫或者怪诞,造就了很多城市地标败笔

D.建设城市地标要谨慎,不要为世人所诟病,也不要为后人留下笑柄

5.

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决定首先在广东、湖北、辽宁、陕西、云南5省和天津、重庆、杭州、厦门、深圳、贵阳、南昌、保定8市正式启动国家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18日在京召开会议,要求上述试点地区应加快形成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努力建设成中国低碳发展的先行区和实验区,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示范作用。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低碳试点工作的开展,将能够帮助中国积累在不同地区推动低碳绿色发展的有益经验。

为上面新闻拟写一个标题,恰当的一项是(  )。

A.5省8市将形成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

B.中国将在不同地区推广低碳绿色发展的有益经验

C.国家发改委建议建设中国低碳发展的先行区和实验区

D.5省8市率先启动低碳试点工作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解析:

由问题“最准确”可知本题考查细节判断能力。

据括号中内容可知,在“不妨害所表达的义理”的前提下,对“材料细节有出入”的态度为“无所谓”。综合来看,前提肯定了材料对表达义理的作用,而态度表现了不苛求材料细节真实的主张,故D项正确。A、C两项为对整段话的理解,B项与句意不符。

故正确答案为D。

2.答案:

解析:

首先把握文段的重点。通过阅读文段可知,此文段的结构为“总-分”,即“提出观点-解释说明”,所以文段首句即为文段的主题句,后面为主题句的解释,因此同意替换,答案为C

A项是分论点的内容,并非文段表达的重点。B项的重点在公关工作,并非文段谈论的重点。D项主要说明新兴城市,而文段强调的是所有的城市,缩小了论述范围。

3.答案:

解析:

此题为非典型的表面主旨题,借助细节提问考查主旨。

这段文字是总分结构,首句家长、学生和雇主有对高等院校社会责任的问责权,是文段中心句,下文具体解释了家长、学生和雇主的利益诉求。故正确答案为C。

A项无中生有。B项错在文中已明确说了家长、学生和雇主“有对高等院校社会责任的问责权”。D项过度引申,从文段不能看出他们促进了应用型学科蓬勃发展。

4.答案:

解析:

据提问知此题属于隐含主旨题。

首句就概括了作者的观点“很多城市新地标与周边历史文脉形成尖锐反差”。后面主要在解释为什么反差不好,会有什么后果。综合理解作者对这种反差的态度是否定的,城市新地标与周边历史文脉应该协调发展,A项符合意思。B、C、D三项均是表面句子的意思归纳,而非作者的核心观点。故正确答案为A。

5.答案:

解析:

据提问可知此题是标题选择题。

材料第一句话点明了此新闻的主要内容,之后再具体介绍相关情况,所以第一句是主旨句,对此句的概括就可以做标题,D项正是对主旨句的概括,当选。

新闻标题应当具有简洁有力而又概括全面的特点,A项啰嗦,且没有说出“试点”的意思;BC项都是相关的具体情况,是围绕D项观点的进一步补充说明,所以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D。

相关阅读:

  • ·2021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阅读理解(822)
  • ·2021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资料分析(820)
  • ·2021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数学运算(820)
  • ·2021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数字推理(820)
  • ·2021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类比推理(820)
  • 地方公务员考试